3)第736章 大明田赋之谜,改革势在必行!_大明:我帮老婆做女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出个两三倍。

  再次,万历年间银子比如今值钱。

  当年米面市价大概是0.8两银子一石,如今却是1.5两。即便将如今的米面市价按照1两一石计算,大明银子实际价值也是降低了五分之一的。

  最后,朱媺娖刚才的计算漏掉了非常关键的一点——皇室、藩王、勋贵、士绅等的免税特权!

  藩王就不说了,如今大明藩王在本土的田地都被没收为官田了。

  但皇室、勋贵加士绅群体的免税特权仍旧覆盖了相当多的土地。

  前面的几个原因,使得昭武朝税收应是万历朝的五六倍。再算上免税特权这个大原因,增至七倍多是可以理解的。

  之后就来到了第二个问题:如今朝廷每年田赋真收到了1.5亿两吗?

  朱媺娖看了去年的税收,朝廷田赋税入实际只有8000千万两(清乾隆时期最高为七千多万两)。

  相交于万历六年的2000万两是增加了四倍左右,可相较于她方才所估算的1.5两却少了近一半!

  即便除去今年部分地方才完成清丈田亩、摊丁入亩的工作,再除去南海、宁绥、云中及青海地区增加的那些田地,缺口也不该多达7000万两。

  由此可见,这免税特权每年至少令大明少了几千万两的田赋税入!

  想了想,朱媺娖提笔在一张宣纸上写下“五千万两”几个字。

  盯着这几个字,她不禁喃喃道:“看来必须得进行田赋政策的下一步改革了。”

  后世清朝将这一步改革称为“士绅一体当差纳粮”。

  但朱媺娖觉得,她若进行相关改革,大约不能如此称呼。

  因为清朝的皇室、勋贵群体是不需要当差纳粮的,而她则准备让皇室、勋贵跟士绅一起当差纳粮!

  这时,一旁的连翘轻声提醒道:“陛下,快要五点半了,可需要让膳房准备晚饭?”

  “嗯,让膳房准备吧。”朱媺娖说完,随便点了几个菜。

  然后她坐在龙椅上就不禁想起了郝光明,心道:也不知相公在云南那边是否顺利。

  第一更。

  【虽然数据内容对部分读者额而言,大概也是枯燥的,但对作者君这个数学体育老师教的人而言,确实是费了不少心力、时间(中间算错几次,改了上千字的文章)。

  个人以为,一个看着较为合理、靠谱的数据,也是可以加强历史文带入感的。尤其是钱粮方面。当然作者君在这方面还是菜鸟,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。】

  【最后说明下】

  一条鞭法清朝雍正皇帝都没能完全落实下去,且后面被乾隆改了不少。

  大明张居正改革的一条鞭法,大约就是区域性的实行了一部分内容,张居正死后很多地方也是有了反复,人亡政息。

  所以,别看一条鞭法的内容很漂亮,实际落实完全是另一回事。这不仅与既得利益者的阻碍有关,实际落实一条鞭法也是需要成本和时间的。

  所以本文昭武朝一条鞭法到昭武六年,都没能全国彻底的落实下去。银钱流通不足够,相关官府机构、人员没出来,偏远地区确实是需要时间的。

  有些政策,绝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落实了的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j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