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74章 我朱雄英可是号称玉面实诚小郎君_我在大明养生百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所的指挥过过手过路费,那就是一笔天大的银钱,他们如今不需要将目光盯在土地上。”

  “还有淮西老人们。”

  李景隆补充。

  “淮西老人们之前都盯着那一亩三分地,各个在江南侵吞军屯田,恨不得家里搞数万顷田,结果大明皇家银行一出,再加上皇私合营商铺一出,又免了商税,淮西那帮勋贵侯爵才发现,经商比种地来钱快的多,如今各个都在合股筹备商队,要么走南海去买木材,进宝石,买粮食,要么走云南四川等地,给蛮民夷民卖香皂肥皂玻璃镜子,从那边买牛羊马猪,倒手回来就是大赚。”

  “我听闻,如今应天府好些匠造房屋的工头,背后都是勋贵做东,寻了不少退伍老卒,在南京修建房屋,应天府好些新建的房屋,都需要良木,工材,多从安南,缅甸等地运来。”

  朱雄英听的咧起了嘴。

  南京真是,富贵迷人眼。

  因为这两年大明皇家银行存款越来越多,而且老百姓对大明银币,大明宝钞的认可越来越高,皇家银行的信誉也越来越坚挺。

  与此同时,大明对周边国家输出各种商品,换来的是经济的飞速发展。

  就以南京为例。

  如今南京名商大贾层出不穷,处处都有商机。

  许多地方都在大修大建,因为大明本身的数百年良木不太多,便从安南,缅甸买。

  捎带着,国安司,军情司的手也伸进了这两个地方。

  有钱人多,业余娱乐生活也丰富起来。

  在南京城,大明日报,是一个十分流行的报纸。

  此报,由江阴大儒,施耐庵的亲传弟子,罗贯中主编。

  上面除了各地政闻,大明战事等,还有就是市井八卦,各类广告,还有周边国家,哪里有良木,哪里有水稻,哪里有银矿。

  因为大明日报还悬赏重金,征集番薯,土豆,玉米的线索。

  由此还引发了一股下海经商潮流,许多福建广东商人,跑去吕宋淘金。

  至于缅甸等地,如今的大明商贾也越来越多。

  经济的繁荣和发展,军事上也日渐强盛。

  云南,四川等地,当地头人享受到了大明银币坚挺的福利,各种叛乱少了许多。

  而前往云南等地驻守戍边的前元蒙古兵们,也没有出现前世那种,宁愿叛乱也要回南京,死也要死在南京的事情……他们都盼着每个月去卫所的大明皇家银行,领取一元钱的大明银币,这一元大明银币,可以在蛮民夷民哪里,换来两只羊,好几张羊皮,要是说的通,还能换个婆姨……

  诸如此类的变化,在大明各地上演。

  大明周边的北元,察合台,撒马尔罕,高丽,倭国,安南,物产都在被坚挺的大明宝钞掏空,周边国家的有钱人囤积了大明宝钞,而大明的老百姓们得到了这周围几个国家进来的大量物产……

  朱雄英笑道:“此事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j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